《大国中医》生活知识

《大国中医》生活知识-​服药用的水喝得不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

2021-07-24

躺着服药的病人(包括刚服下药物就躺下的病人),或仅以一勺水送服药物的,有60%的患者药物不能进入胃内,而是滞留在食管中慢慢溶解,这会对食管造成不良刺激,严重的可导致食管炎,甚至会使食管细胞癌变。对于易损伤食管粘膜的药物,如氯化钾、维生素C、阿司匹林、复方新诺明等,服药时要采取坐位或立姿,并用100~300毫升水送服,要坐或站1分种后再躺下。服药多喝水除能减少对食道的刺激外,还可加速药物在胃肠道的溶解,水对药物的稀释,还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,减少胃酸对药物的破坏作用。有些药物,如磺胺类药,服药后还要多喝水,为的是增加排尿,以免磺胺代谢物在尿道中析出结晶,引起结晶尿、血尿、尿闭等症状,如果喝水太少,甚至会形成尿路结石,因此,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,每天喝水量至少要在1500毫升以上。虽然服药多喝水有很多好处,但有些药物却只能用少量水服用,有的甚至不能喝水,如麦滋林颗粒,每袋只要15~30毫升水,思密达则只需50毫升水,而棕色合剂在服药后至少10分钟内不可以喝水。所以,服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,或者咨询医生,一般有特殊要求的药物,说明书上都会写明。平素患有慢性肾病、高血压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者,服药后则不宜多喝水。